母親節即將到來,大家的安排是什麼呢?
是想帶著媽媽到外頭度過溫馨的假期?還是準備招待她去好久未去的高級餐廳吃頓不錯的晚餐?又或者是因應疫情,叫了豐盛的外賣回家中搭配一部好電影一起享用?
無論是哪一個,只要願意陪在她的身側,相信都是媽媽最好的禮物!在這裡,編輯也推薦一部適合在母親節與媽媽一起觀賞的電影《美國女孩》,絕對能夠勾起你心中對於家庭的傷痛,對著坐在一旁的媽媽說一聲:「媽,您辛苦了!」
關於成長的疼痛
故事開頭從女主角芳儀與妹妹芳安,隨著媽媽莉莉因病從美國回台治療作為開端。
從片頭就告訴了我們:母女三人並不是自願回台。
相較於媽媽的無可奈何,以及妹妹的童稚天真,處於青少年的芳儀對於環境的轉換以及台灣的教育都感到相當不適應。除了同學間戲謔的稱呼「美國女孩」、對於同儕交際的轉換,以及需要面對媽媽未來可能不在的事實,都讓芳儀感到不適。
因此,她時常詢問爸媽:「媽媽的病好了之後,我們就會回美國嗎?」這句話除了反映了芳儀對於台灣的不適應以外,更鋪陳了對於媽媽生病的不安。
會不會回美國所有事情就解決了?會不會只是因為一切都發生在台灣,所以我才感到這麼不舒服?
那些沒有說出口的要求,還有無法被滿足的期望
對於青春期的芳儀來說,那些要求其實很難被梳理,也很難說出口。
當同學一再地跟她說:「她也不是故意要生病的啊!說不定其實你媽媽也很想回美國。」「你到底在氣你媽什麼?」但芳儀只是覺得「她可以做得更好。」然而卻不知道,何謂做得更好?
「如果這已經是她能做到的最好呢?」對於同學的疑問她無言以對,或許也是因為她從來沒有站在媽媽的立場想過;她所能做到的最好,也許僅是如此。
作為一位母親,她也有自己的「要求」
身為媽媽的莉莉又何嘗不知道女兒所想?又何嘗不想回美國?但她知道,就算回去也無法解決所有事情。她時常說著讓女兒、讓家人討厭的死,是希望能夠讓他們準備好未來可能沒有她的日子。
這樣的莉莉,同樣有著對於家人的要求「為什麽妳就是無法體諒?」雙方要求對方「再好一些、再體諒一些」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情感就流動成了對於彼此的不諒解,只需一個小小的引爆點,就可觸發。
生為母親,她有能夠說出需求的資格嗎?然而,需求不是不說出口就不存在;透過行為展現出來,是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的。
從掙扎到接受的痛苦過程是必然
妹妹因為被傳染需要被隔離的可能性將「家中可能少了一個人」的引爆點提前觸發,不得不說,導演將這部戲所有的衝突都處理得很好,並不是為了劇情的需要刻意安排,而是真的透過那些一波又一波的事情將劇情的層次以及高潮鋪陳出來。
這一波衝突讓芳儀決定離家出走。在離家出走的那段時間,她在馬場裡看到了一頭跟自己在美國養的「Splash」很像的馬,她盡了全力想把馬套進自己的韁繩中,卻始終無法辦到。
這匹馬終究不是Splash,這裡也不是美國。從痛苦到掙扎著做出行動再到接受的情景,或許就是她與自我、與家庭和解的過程。
每個人的原生家庭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沒有好好梳理的傷痛
作為觀影者,在看《美國女孩》時感到很疼痛。或許是因為裡頭融合了許多的莫可奈何、家庭中沒有和解的傷痛、尋找自我的迷茫以及不知如何說出口的要求。
芳儀認為媽媽「能夠做得更好」那段,我有種哭不出來的共鳴及悶慌。不知道如何梳理自己的要求、無法說出口,所以總是滿腔憤怒地認為「別人應該有更好的做法」。
我們時常會因為自己所受到的委屈及自身的無能為力,而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所以用憤怒當作出口、用「對方能夠做得更好」來掩蓋自己的無力。畢竟怪罪別人,總是比較輕鬆,而發洩憤怒,也比藏在心中來得舒服。
學會跟傷痛和解才能真的盡釋前嫌
不知道大家看完《美國女孩》後的心得是什麼?其實這部電影還有許多上面沒說到的問題值得探討,諸如:台灣的教育、父母家庭內的分工等等。不過礙於篇幅有限,且一次把整部電影的內容寫出來,也會讓大家失去觀影樂趣,沒看過的人真的非常推薦去看看哦!
不管你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起身去抱一抱身旁的媽媽吧!唯有跟自己、跟家人還有跟傷痛和解,我們才能夠真的盡釋前嫌,放過自己。